2018國際閱讀教育論壇,帶著改變的力量前行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10/31在國立台灣圖書館舉辦「『閱讀X未來』數位世代-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閱讀力」國際閱讀教育論壇,特別邀請到倫敦政經學院媒體及傳播系博士研究員Gianfranco Polizzi、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系與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的柯華葳教授、親子天下雜誌陳雅慧總編輯,及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鄭圓鈴教授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在數位媒體時代,獨立思考閱讀的重要性;以及在面臨新課綱時,應如何學習與教導「媒體素養」。

柯華葳教授表示,網路是現在學生重要的學習管道,數位識讀能力也因此成為閱讀素養中不容忽視的一環。然而,使用網路資源必須懂得思辨。因為網路的問題不只在假新聞,現代人使用網路,既不考證來源,也不會思考,已成為「懶讀者—新世紀的文盲」。

Dr. Polizzi認為批判性數位素養能力與民主發展有相互關聯性。在數位媒體時代,網路一方面帶來大量的資訊,另一方面,這些資訊也可能被扭曲,只用來服務主流族群,少數群體的聲音被犧牲,民眾對於新聞的信任降低,沈浸於同溫層的網絡,對於社會及民主的參與程度有著負面的影響。反之,如果人們擁有媒體素養,隨著網路參與的程度越高,對於社會及民主的貢獻也會越大。此外,Dr. Polizzi引用路透社的調查,在台灣有3/4的人使用社群網站,其中有56%利用社群媒體閱讀新聞,但只有32%的台灣人相信新聞內容。面對大眾對於假新聞的擔憂,以及社會與民主的發展,批判性素養教育必須涵蓋在所有學科,並納入必修課程。

接著在對談中,Dr. Polizzi表示媒體素養不能只在校園中,在家庭或社會,大人也需要以身作則,帶領孩子共同學習,培養問問題的文化、教導學生重視並找尋真相的能力,才能超越同溫層。柯教授認為,過度的保護會使得孩子無法學習和判斷,數位搜尋及整合資訊能力需由學生自主學習來落實。陳總編輯也建議在場的老師們放下過度的擔憂,讓孩子自主發展,通往學習殿堂的海闊天空。

鄭圓玲教授認為,在中小學的教育現場,獨立思考的條件在於合理生動的表達看法,並提出「閱讀五口訣」—首先決定主題是,接著思考如何寫,為什麼,再想一想,最後再提出自己的看法。鄭教授以多項實例與在場的老師共同討論,讓獨立思考教學生動有趣。

論壇的最後,由三位分別來自北中南第一線的閱讀推手—新北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宋怡慧、南投縣三光國中主任邱凱琳、台南市建功國小教師彭遠芬。宋主任認為每個孩子都是閱讀者,閱讀能夠讓孩子能夠認識自己,與人溝通,並擁抱世界。邱主任表示,推動閱讀不僅能改善學生學習和資源弱勢,也能提升老師的專業能力。彭老師比喻,每個孩子都是一扇門,門後是浩瀚的宇宙,透過閱讀能激發學生的無限可能,許多偏鄉學生即便在弱勢的環境中,也能因此在藍天白雲中恣意飛翔。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連續12年舉辦國際閱讀教育論壇,藉由各界學者及第一線優秀的老師的專業解析與分享,傳遞給現場所有的老師及關心教育的人,將希望閱讀繼續推廣下去。